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H7N9之气象解读:怕热喜潮SARS难重演

H7N9之气象解读:怕热喜潮SARS难重演

发布时间:2013-04-18

  导语

  2月19日,上海87岁的李姓患者因发热、咳嗽,来到了医院,两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3月30日,他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他是全国首批被确诊感染H7N9的三个人之一。

  这是第一次发现人感染H7N9病毒。它并不是一种新病毒,这种过去只能禽类之间感染的低致病性病毒,现在在人身上呈现出高致病性。截至4月17日,全国共报告8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5人已治愈出院、死亡17人。

  作为禽流感的一种,H7N9也具有喜冷怕热的特点。以往研究发现,天气因素也影响着病毒的传播与感染。禽流感多发于冬春季节,是什么天气因素助推了病毒的蔓延?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也乘了天气的“东风”之便?气候转暖与发病区北移有什么联系?感染人数每天仍在增加,政府和公众如何防御疫病?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H7N9禽流感病毒与天气之间的千丝万缕。

  精彩语录: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该种病毒目前已经变异,它可以比其他大多数禽流感病毒更易感染哺乳动物,包括人类。”

  解放军第302医院著名传染病学教授姜素椿:“随着北方地区气温回升、南方地区的气温持续升高,北方开始变得更加适合病毒存活,这种不冷不热的温度使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开始北上。”

  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专家组专家王选锭教授:“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还处于早期阶段,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确诊的病例数可能会成倍增加。”

  它首次感染人 未来是否会人传人?

  H7N9究竟是什么?H代表了血凝素,它的作用是让病毒能够结合宿主细胞;N代表了神经氨酸苷酶,其作用是让已经自我复制的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去。甲型流感中H可分为16个亚型,N可分为9个亚型。所有这些亚型的病毒都曾从鸟类体内分离出来过,包括H7N9。每隔一段时间病毒就发生一次小突变,虽然每次变异可能很小,但都会使针对变异前的病毒所开发的疫苗无效。

  HN79禽流感病毒并不是新病毒,但感染到人尚属首次。WHO(世界卫生组织)解释,H7N9从属于H7病毒,该系列病毒中的H7N2、H7N3以及H7N7病毒曾偶发性感染过人类,不过H7N9病毒此前只在鸟类之间传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公开资料也证实了这点,以前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爆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现在,它已经发生了变异。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3日在日内瓦说,目前从H7N9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H7N9病毒的基因研究表明,该种病毒目前已经变异,它可以比其他大多数禽流感病毒更易感染哺乳动物,包括人类。

  3月30日我国首次确诊人感染H7N9病例以来,感染人数与日俱增,发病地区也在扩大。除发病集中的华东三省一市外,13日北京确诊首例,14日河南首次确诊2例。发病区已扩至北方。截至4月17日,全国共报告8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5人已治愈出院、死亡17人。

  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专家组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管理科科长王选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还处于早期阶段,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确诊的病例数可能会成倍增加。”

  H7N9在动物间传播时并非高致病性,此次在中国对人的危害却呈现出高致病性的特点。中国农科院一位研究禽流感的专家解释,H7N9这种在禽类身上仅在上呼吸道复制的病毒,却容易很快侵入人的肺部底部,大量繁殖。

  感染H7N9病毒后,一旦加重为重症肺炎,患者致死率高。据病毒发现者、现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心感染科主任卢鸿洲介绍,这是因为人一旦发现是此种禽流感,往往已到了晚期。

  所幸的是,目前H7N9病毒还没有人际传播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此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还没有出现大流行态势,目前的情况还不能和SARS、甲流疫情相提并论,因为还没有明显的聚集性病例、没有出现人传人、没有出现大量病人。

  不过未来仍需警惕,因为禽流感病毒其中一个可怕之处恰恰就是其超强的变异性。4月13日,WHO公布了一份对H7N9禽流感病毒风险的评估报告,其中指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该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不过病毒基因的变异使得它对哺乳动物的适应过程成为关注焦点,而未来这种适应是可能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并非完全不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面对面》节目采访时也表示,根据现在的事实,没有发现有人传染人,不等于不可能人传染人。

  它喜冷怕热 “不冷不热”会怎样?

  由于H7N9病毒在禽类中属低致病性,出现人感染又是首次,专门针对它的相关研究过去并不多。目前关于H7N9的相关特性研究多基于禽流感的研究。

  从全世界来看,禽流感病毒比较喜欢冷凉和潮湿的地方,因此一般禽流感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科技大学病毒学家贺建奎副教授说,禽流感病毒有着喜寒、不喜热的特点。“病毒放在冰箱里,放个十年都还是活的,但一加热到六七十摄氏度,几分钟就不行了。”

  WHO曾对2004年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时的病毒样本进行了分析,表明病毒能在4℃的低温状态下,于粪便当中存活至少35天;当气温达到37℃时,它只能存活6天。

  近年来,我国多地学者对适宜禽流感传播的气温条件进行了研究。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范伶俐曾以广州为研究对象,对2003年底至2004年初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爆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4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禽流感高发期,广州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平均气温在14℃以下,较常年偏低3℃左右,呈现低温特点;而2月中旬以后该地区气温回升、光照充足,气象条件则抑制了禽流感的传播。

  研究基于相关气温数据,她给出这一结论:“禽流感传播流行的适宜环境温度范围大约为0到30℃左右,最佳适宜环境温度约为10到20℃。”这不冷不热的气温区间正好是冬春季节转换时的常见温度。

  由自天津市气象台及天津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几名研究人员发表的《华北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气象条件分析》一文中,也论述了类似观点。研究分别对2004年2月的天津辛庄镇、2005年11月的内蒙古扎兰屯、2006年2月的山西义井镇三地的禽流感发生前或同期的气象条件做了分析表明,高致病性禽流感前期或同期,发生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发生前7天至当天均出现过降温过程,气温的波动使得家禽抵抗力下降,更易感染禽流感病毒。

  近期上海、江苏两地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的气象条件也比较吻合上述研究的结果。实况气象资料显示,今年2月下旬至4月初,两地气温状况总体近似。其中,两地日平均气温在8到18℃,最高日平均气温20到22℃;最高值达30℃,最低值0℃左右。这与之前研究中病毒适宜环境温度的结论相符。

  随着气温由南自北地回升,北方地区也将进入到适合病毒生存的“不冷不热”的气温条件中。解放军第302医院著名传染病学教授姜素椿介绍,H7N9禽流感来源中,野禽不受控制,更能传染流感病毒,3月底上海出现H7N9确诊病例时,正值初春,上海及长江流域气候温暖,也正是野禽回归的时候,因此疫情首先在南方出现。对于逐渐回暖的北方地区也出现了禽流感确诊病例,他认为,“随着北方地区气温回升、南方地区的气温持续升高,北方开始变得更加适合病毒存活,这种不冷不热的温度使人更容易感染,病毒开始北上。”

  它喜欢潮湿 风也能助它一臂之力?

  禽流感病毒还喜好潮湿环境。在以往的研究已经表明,湿度对病毒的传播及存活有一定影响。

  《美国流行病学杂志》2010年刊登的”Absolute Humidity and Pandemic Versus Epidemic Influenza”一文中指出,禽流感病毒的存活、传播以及基本传染数均与绝对湿度存有密切关系,绝对湿度越大越有利于病毒存活及传播,故传染多发于绝对湿度大的季节。

  中国之前对禽流感的研究也论证了这一点,在前文所提的广州及华北地区两项禽流感研究中,华北地区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前期或同期,出现过偏南气流增加当地空气湿度的气象条件;而广州则是1月中旬至2月上旬的平均相对湿度都高于历年平均,最低值也达到了65%。

  类似的天气条件同样出现在今年H7N9病毒发生前期。气象资料显示,2月下旬至4月初,上海、江苏两地阴雨天气较多,半数时间为小到中雨天气,其中于2月24日至3月2日,3月11日至3月13日,3月16日至3月26日,出现了三轮降水天气过程。两地空气相对湿度偏大,最小值都有50到60%左右,最高80到90%。

  此外,多项研究还表明,风也会对禽流感的传播造成影响。WHO以往的研究表明,病鸡粪便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株会散布在空气中,并被风带走而传播禽流感。国家气象中心气候评价与气候环境室叶殿秀曾对我国已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的前期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推断认为,风速大,风向又与传播方向一致的话,有利于禽流感传播范围的扩大。

  它正继续感染人 会如SARS重演?

  现在,每天H7N9的确诊感染人数正不断更新,在有了SARS、HIN1甲型禽流感先前的“震慑”之后,有人担心H7N9会像SARS那样在中国重演。

  “像SARS的第一个病例,它很快就传染了周围的一部分人,具有很强很鲜明的传染性,但是H7N9没发现这个,现在虽然发现了病例,他们都在不同的地方,所以是一个散在的情况,并没有形成流行的一个表现。”钟南山说。他认为H7N9成为第二个SARS的可能性极小。

  “(H7N9病毒)似乎尚无出现人际间传染的证据,而且病毒的传染看似效率不高。”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3月31日在马尼拉表示,“因此对公共卫生的威胁似乎较低。”

  目前疫情形势未发生显著变化。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邓瑛认为,随着夏季到来、气温不断升高,预计疫情可能将得到初步控制。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禽流感病毒在高温中存活的时间缩短,只说明感染概率下降。但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环节很多,还要从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多个环节预防。

  WHO也建议,尽管现在病毒的感染源和传播模式都还未能确定,不过保持卫生习惯仍是阻隔传染的稳妥办法。这些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保持呼吸道卫生以及安全食用食物等。

  结语

  “不冷不热”的气温是它传播的最佳温床,潮湿的环境是它存活的美妙天堂,若是有风还可搭乘顺“风”车。过去顶着对禽类低致病性外壳“不起眼”的H7N9,现在对人有了高致病性。

  从禽类到人类,H7N9禽流感病毒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跨越,它适应了比禽类更低的人类体温。对它而言的成功进化,却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又新添了一道威胁。虽然截至目前,它尚不能导致人传人,但是没有发现有人传染人,不等于不可能人传染人。它的超强变异性值得我们时时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