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15天查询

例如:查询北京天气请输入:bj北京beijing

天气预报15天查询>气象课堂>夏历与节气的来历

夏历与节气的来历

发布时间:2020-02-18

  夏历与节气的产生和应用,至今已有三、四千年了。我们现在还在使用的阴历,又有古历、旧历、农历、夏历等等叫法,它是以日月运行为基础的阴阳合历。它虽然比夏朝的历法改进了许多,但计日、计月、计岁的方法在夏朝就大体确定了,所以称作夏历。

  就在我国夏历启用的时候,希腊和巴比仑也产生了历法,但很混乱,远没有夏历先进。直到罗马教皇的“儒略历”颁行时(即公元一世纪初,相当于西汉末年)才走上正规。而比起我国同期的历法(如“太初历”〉始终落后一个距离,在节气划分上就更差一些。

  夏历不是夏朝一代的产物,它是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发展的过程。它的发展史与气象有关,可以追溯到轩辕时代的 “调历”,甚至更早的“上元太初历”#再早呢?回答是:“自初民以来,世主曷尝不历象日月星辰”。也就是上古以前的事了。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谈到黄帝“迎日推策” 的事。《史记^封禅书》也谈到:“黄帝得宝鼎神策,于是迎日推策。” “迎日推策”是不是在太阳光下立一根竿 子,沿固定方向(某一固定时间)去量影子的长短,从而测量 出夏至和冬至,进而推箅出三百六十多天为一个周期。当然,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这种办法,还不能正确 的定出历法来。之后又有“土圭”定季节的方法。“土圭” 是在公元前七世纪(战国时代)发明的,历代帝王都把它立 在宫殿的前面,用来观测时间和季节的变化。

  传说黄帝创造“调历”的时候,曾经调动了多方面的人 才智慧才完成的。《世本》记载:“黄帝令大挠作甲子”(由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 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组合成六十个符号用来记数〉,“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隶首作箅术”,“容成造历”。这里,就记录了六位圣人的功劳。实际上,是集中 了六个方面的人员,分别观察日月星辰,制定数字符号和研究计箅方法,总结多年的历史经验,才弄明白了一年的天数、 月数和寒苯暑往的变化规律。这样,才有“调历”出世。 :卜按《章秋命历序》的记载,从黄帝到尧舜的时代,经历 了三千多年的时间。这期间,是把掌握季节与气候作为大 事,对历法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尧舜禅让的故事,在古史上 是#桩大书特书的重要事件。我们从《尚书.尧典》中看到,在这件盛举中,首先进行的事情就是“历象日月星辰, 敬授人时”。在叙述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中星”的情况,气候,风向,农事活动,鸟兽的动物物候表现之后, 便颁布历法:“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 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尧典》是后人的追述。后经孔子编篡过。孔子对夏历 的评价很高,主张“行夏之时”,即按夏历来计算时间。 他虽然在编书中夹进了他自己的思想,但他不会把主要的事 实弄错。竺可桢根据东汉马融对四仲“中星”的解释,把 《尧典》所述之事定为殷末周初的天文记录。马融注《尧 典》,认为仲春(春分〉,仲夏(夏至〉,仲秋(秋分〉,仲 冬(冬至)这四个节气该日黄昏时的中星^在天中的星, 分别是鸟、火、虚、昴四星,即每个节气日落后见到一星在 天中。竺可桢是以柳、星、张三宿为鸟;房、心、尾三宿为 火;虚、昴则只举一宿,以尧都(山西平阳)日入时刻与朦气 时间,来计箅这些星应在的赤经,得出他的结论。但是, 在马融以前就有一种不同的解释,认为《尧典》关于中星的 意思是四个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能看到鸟、火、虚、昴四 星。法国人卑奥根据这种解释,推算出这是公元前二千三百 五十七年二分二至点上的现象。这说明《尧典》中记载的确 实是尧时的天文现象。髙鲁在《星象统笺》中进一步分析,认为尧时一方能见到四星,这种情况一年中只有四次。 因此,他认为《尧典》中确定二分二至的方法是很准确的。

  《尧典》中所记的“平秩东作”,“平秩南讹”,“平秩 西成”,“平在朔易”,平是均、齐的意思,秩是次序的意 思。“平秩东作”就是大家按季节来做春天的农活。其 它三句分别指夏、秋、冬各季的生产活动。这和仲春、仲 夏、仲秋、仲冬分别对应东、南、西、北风,以及“厥民 析” ’ “厥民因”,“厥民夷”,“厥民噢”(也指“老百 姓”的生产活动,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是一致的。 这些都和甲骨文中四方风等记载相符,可见《尧典》所 记的事是有根据的。认识到四方风与四仲相对应,与农事活 动相对应的关系,对气候的认识是较准确的。可以认为,夏 朝开始就有了较好的历法,初步掌握了四时气候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才发展起来 的。从文献中看到二分二至这四个节气,最早是《尧典》。 到了春秋初期(公元前六五五年前后),又增加了 “四立” 这四个节气。秦汉之际,二十四节气便齐备了。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的叫“中气”。把一年的气候分为二 十四段来加以说明,既简明,又适用。《逸周书^时训解》 还定出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或一气,一年有七十二 候。对每一候的气象情况和自然物候,都作了叙述。虽然这些叙述有时是拼凑的,但这样细致的气候描述,对生产和生活活动是有参考作用的。西方古代没有这样细致的气候 分析工作,直到现在也只用二分二至这四个节气。一九二八 年,英国著名气象学家肖纳伯曾在国际气象台台长会议上, 提倡欧美国家采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而我国的亿万农民,凡有生产经验的,没有不熟知二十四节气及其对应的气候的。

  各节气的气候描写,是按当时中原(黄河中下游)的情 况来进行的。因此,在使用它时要因地制宜。在把二十四节气用于黄河流域以外地区时,各地群众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进 行了再创造。比如立春,在河南等地意味着春天的开始,要春播了,冬小麦要浇反青水了;而在东北呢,谚语只说“打春阳气转”,春耕要到清明节才能进行。

  夏历是阴阳合历,它的月份是个阴历概念,日子和月相一致。但节气却完全是个阳历概念。有人错把节气当成是与 阴历相联系的东西,是因为不了解节气是根据地球绕日公转 所处的位置来划分的,每个节气都有一个大致固定的阳历日期。至今,节气对农业生产还是非常有用的。